2019/02/18
6月27日下午,市十五届人大第十代表小组集体视察铜陵新亚星焦化公司,就企业搬迁后的生产、环保及今后发展,通过听取企业负责人汇报,到生产现场察看等方式进行了详细了解。
2008年,铜陵新亚星焦化有限公司从市区搬迁至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经济工业试验园内,经市政府招商引资,中信泰富公司入主该企业,6年来,投资总额逾30亿元,建成年产180万吨优质焦炭生产线。一期项目投产以来,运营情况良好。2013年,该公司共生产焦炭11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利税近1.1亿元。
第十代表小组市人大代表来到生产现场,看到新型管式皮带长廊,使煤炭、焦炭运输实现全封闭,煤炭、焦炭厂区堆场四周竖起了高大的挡风墙,有效地抑制了大风扬尘的发生,没有粉尘污染现象。厂区绿树成荫,干净整洁。企业尽管有1100人,但在焦炉等生产线上,既看不到工人手动操作,也看不到工人露天劳动的场景,显示出很高的自动化、机械化水平。看到煤气放散的“天灯”时,引起了市人大代表的议论。铜陵新亚星焦化公司副总经理孙广亿回答说,到7月底,“天灯”将彻底熄灭。原来,为了充分利用焦化公司生产富余的焦炉煤气资源,实现节能减排,增加经济效益,2013年9月,中信泰富投资设立铜陵新亚星能源有限公司,建设7.5万千瓦焦炉煤气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项目。项目总投资4.2亿元,建设4台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和1台抽凝式汽轮机发电机组,采用先进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高效节能发电技术,引进国际先进的美国索拉公司大型焦炉煤气燃机,高效利用煤气资源,大幅提高热功转换效率,实现能源梯级利用,年发电量5亿千瓦时、外供蒸汽48万吨。目前,第一台燃机已成功发电,计划7月份全部机组投产。届时,该公司富余煤气全部能平衡利用,煤气放散的“天灯”将彻底熄灭。
第十代表小组市人大代表抓住绿色环保话题,以专业的口吻,询问了焦炉煤气出口时的场温、成分、环保安全措施,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等,还了解了省、市环保部门具体监督方法和手段,环保实时在线监控系统的运行、管理情况。据了解,该公司在推进项目建设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严格按照国家新建项目“三同时”规定,从设计入手,把好工艺、设备选型关,项目均采用行业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环保技术,从源头上控制和削减污染物的产生,项目建成后,环保设施同步投入运行,努力确保环保达标等,市人大代表对此予以了肯定。市人大代表认为,与搬迁前老厂相比,新厂生产规模扩大,生产工艺先进,环保措施多。在线监测数据显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削减,污染物排放指标均低于国家标准;但企业应该增强与时俱进意识,不满足现状,建议企业管理者牢固树立环保意识,紧紧盯着环保前沿科技,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把企业建成行业标杆;市人大常委会提出了企业环保实时在线监测数据向社会公开的要求,希望铜陵新亚星焦化公司行动起来,带头做到环保实时在线监测数据向社会公开,成为对社会负责任的企业。(本报记者 朱国庆)
(2014年7月3日《铜陵日报》A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