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8
2月19日上午,大年初一,记者来到循环经济园区,在铜陵新亚星公司厂区,记者看到该公司环境整洁,生产秩序井然,公司新上任的总经理孙广亿正在各生产岗位给员工拜年。看到各生产岗位到勤满员,孙广亿十分欣慰。
铜陵新亚星公司自2008年成立以来,累计完成投资32亿元,建成了年产220万吨炼焦化工、年港口物流800万吨吞吐量和7.5万千瓦热电能源三大板块。2014年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4亿元、利润9806万元,上缴税收1.12亿元。今年1月份,该公司实现净利润1081万元,上缴税收2200万元;2月份,企业加大了成本定额控制管理,有望实现净利润1200万元。
据了解,今年,铜陵新亚星公司各项工作围绕“增加效益、提高效能”两条主线展开,通过精细管理提升效益,努力改善企业形象,把公司建成受社会尊重的企业。同时,针对“天灯”难灭的问题,孙广亿表示,公司今年安排了安全信息网建设;采用脱硝新技术装置,把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浓度从500毫克降至80毫克以下;拟再新上一个年发电1.5万千瓦机组,确保在今年7月发电并网,三项总投资超过1亿元。
彻底熄灭“天灯”是公司的既定目标,随着公司炼焦产能的释放,富余能源出路正在加紧解决之中。除了新上一个年发电1.5万千瓦机组项目外,今年以来,铜陵新亚星公司与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联手招商,成功签约两家企业入驻,并计划再招一个用能大户,从根本上解决“天灯”问题。孙广亿感慨地说,通过招商他感到铜陵循环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有富余能源提供成为招商的招牌。2014年,该公司累计向园区企业外供煤气6887万立方米、蒸汽45万吨,累计发电3.6亿千瓦时,取得了显著的节能减排综合效益。
说起提高效能,孙广亿如数家珍。今年,铜陵新亚星公司严格质量管控,满足特定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同时,该公司以资金管理为中心,按照资金精益管理的理念,开展采购、销售、技改、物耗等各项经济活动分析与控制,细化各生产工序成本核算,以成本管控牵引生产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把环保设施、排放指标与生产设施、生产指标捆绑管理考核,推动公司管理向精益化转型升级。
增效目标实现的关键是提高公司全员效能。为此,铜陵新亚星公司制定了一套人才培养、储备制度,着力提升员工队伍素质,压缩看守型岗位人员数量,建立起一支精干高效的员工队伍。同时,公司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水平,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标准化考核。完善激励机制,丰富企业文化,激发员工工作激情,建设高效团队,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孙广亿和他的管理团队希望通过3至5年的努力,把新亚星公司发展成为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利税超5亿元的国内焦化行业标杆企业。 (本报记者 朱国庆)
——原载2015年2月26日《铜陵日报》